Sunday, June 17, 2012

Art journal #149: Art-collecting

信報 2012年6月13日
楊天帥 文化專題
香港藝術藏家系列②七十後劉家明勇於接受前衞藝術挑戰與劉家明(Alan Lau)見面前,曾在不同場合聽過其名字。別人對他的評價,幾乎一律是:「他對藝術很熱情!」談到這一點,他笑說:「對啊,我是很熱情的。做每一件事都需要熱情嘛。何況,藝術是一門很大的學問。」眼前的他皮膚黝黑,一臉陽光氣,看上去似運動員多於收藏家。當然這兩種身份其實沒有衝突。而實際上,他從事的是科技行業。上星期本版訪問的林偉而(William Lim)是Para/Site的聯席主席,今次訪問的劉家明則是Para/Site的司庫。擁有約七到八年收藏經驗,比林偉而少兩三年左右。他強調自己經驗尚淺。「其實我很少叫自己做收藏家。」然而談起藝術來,如數家珍,充滿熱情與熱誠。另外,或許是年輕的關係,對藝術接受能力特別強。信: 《信報》劉: 劉家明信: 能談談你的藝術背景嗎?劉: 幾乎沒有。(笑)只想到讀中學時很喜歡看外國藝術書籍,例如畢加索、莫內等。也不是煞有介事地看,不過是中學生,對什麼都感興趣罷了,看過便算。後來去英國念大學,儘管到處都是藝術機構、博物館,卻幾乎一間也沒去過。不感興趣啊,只依稀記得到過Saatchi Gallery,他們專門做概念藝術(concept art)的,例如Damien Hirst的鯊魚(The Physical Impossibility of Death in the Mind of Someone Living,1991,由一條虎鯊標本製成)那種found object(尋獲物)。以前一直以為藝術就是一幅畫,看完後便想:原來這樣也可以是藝術!念完書回港工作,數年後因為辦公室搬遷,想買一兩件藝術品點綴新環境。那時候透過一位朋友認識九龍皇帝。因為覺得他是我們的集體回憶,便買下了。這成為我第一件正式的收藏品。從那時開始,我對當代藝術愈來愈感興趣,想要認識更多。我關心的主要是內地與香港藝術,大概是因為與自己的根有關吧。信: 只收藏香港與中國藝術嗎?劉: 大部分是。當然其他國家的也有,但很少。信: 除地區外,題材上有特定選擇嗎?劉: 有數個範疇我特別感興趣。第一是文字,所以我喜歡收藏曾建華、九龍皇帝、徐冰、邱志傑等的作品。雖然這些藝術家風格完全不同,但文字是其共通元素。九龍皇帝的作品,在中環上班的人天天會看見,很有標誌性。徐冰的作品,看似中文卻不是中文,裏面摻的是英文文字元素。還有一個人不得不提,就是周俊輝。他的作品是繪畫電影畫面,電影畫面自然會有字幕了。我聽他說,港產片同時具備中英文字幕,其實是很奇怪的。有時候兩種語言內容還不搭調。當你兩種語言都懂,便會看到趣味所在。偏愛文字與中國題材信: 為什麼這麼喜歡文字?劉: 其實沒有分析過——可能是作為一個七十後,見證過香港樂壇起飛,對歌詞有深刻感覺吧。另外我也喜歡關於中國城市化的題材,這也是因為我目睹了中國起飛、經濟發展、社會變遷的過程。當中我特別想提及曹斐,她是一個廣州新晉女藝術家,做很多攝影與錄像藝術。其中一件關於Cosplay。她曾跟隨一班內地Cosplay玩家,拍下一輯關於他們的短片,談的是中國人新一代如何在一孩政策下尋找自己的問題。雖然王廣義做的同樣也是關於中國城市化的藝術,其作品表達了中國消費主義抬頭的現象,但因為曹斐是1978年生的,比我還小幾年(劉家明生於1974年)。她經歷的中國,與王廣義不同,所以即使題 材近似,內涵也不一樣。不過要是問我這一刻最喜歡哪件作品,那還是艾未未的Colored Vases。有些作品是會令你愈看愈喜歡的,這一件便是。它具有很多層次的意思,看得愈久愈有味道。我和一些藝術家都覺得,藝術還是不要太直接的好,不然一看便明白一切,「僅此而已啊?」很容易會悶的。艾未未的作品很有批判性,探討的是新舊、真假等價值觀問題。你想,那可是一個公元前五千年的甕!當它在你家中大廳出現,已是一件很震撼的事。然而艾未未還把它浸入顏料中,改變它的身份(identity)……真的很有趣。對了,身份認同與尋找也是我很感興趣的主題。周俊輝的作品,就有很強烈的香港身份元素在內。最近我還為自己開了一個新主題,那就是科技。對科技的興趣,很大程度上源於工作。曹斐有一件作品,名為RMB City(《人民城寨》)是以六、七年前流行過一陣的Second Life創作的。Second Life是一個程式,讓你在網上設計一個分身,體驗另一段人生。曹斐透過RMB City,審視真假的問題。比方說,當你在Second Life與別人談戀愛,角色是假的,但感情是真。那到底整件事孰真孰假?另一個藝術家就是Jon Rafman。有用過Google Street View嗎?他把Street View的影像剪下來,當做藝術品。為什麼呢?因為攝影這一行為本來是很主觀的,最客觀的攝影,卻是Google。它把攝影機放在車上,邊走邊拍。Jon Rafman藉此反映客觀社會發生的事。我現在買藝術品,總是會考慮,它在我的收藏間,到底是一個孤兒,還是與其他藏品有所聯繫?我想,藏家主要可分成兩類,一類是Uli Sigg那種,他是前瑞士駐華大使,收藏品就像中國當代藝術百科全書,應有盡有。當然他也可以把藏品分類,不過那是先收藏,後分類的。我不是百科全書,藏品終究只能反映自己的個人興趣。自嘲資訊癮君子信: 你對藝術的興趣,與教育有關嗎?劉: 無關。我以前在英國主修Engineering,Economics and Management。在香港讀中學就更死板了,只能選文科或理科。我是後者,更和藝術無關。香港教育無法讓學生認識藝術。這是一個很大的問題。我聽外國朋友說,他們自小對藝術已培養出一定知識與鑑賞力。希望將來西九M+等機構成立後,情況會改善。為什麼我對藝術這麼感興趣呢?因為它讓我認識歷史。我以前中史很差,總是不及格(笑),但我發現藝術能幫助我了解,1949年中共立國後怎樣,文革又發生了什麼事……對於我來說,藝術是一道通往歷史的大門。信: 要是小時候完全沒有接觸,現在懂得這麼多恐怕很不容易吧。劉: 我想這是性格使然。(笑)我常自嘲是資訊癮君子,總是沉迷於了解不同東西。信: 試過看不明白一個展覽嗎?劉: 有啊。其實這得看策展人的功力。如果策展得好,應該是能看明白的。當然,觀者也要開放自己的思維。信: 你是怎樣學習藝術知識的呢?劉: 第一,讀關於藝術的書;第二,用腳去跑,用眼睛去看,多去博物館與畫廊;第三,多與愛好者溝通;第三,多與畫廊互動。第四點特別重要,很多人會說,畫廊不過是賣畫的商店而已。確實,只為賣出個好價錢的畫廊是有的,但也有很多gallerist(畫廊從業員)肯跟你討論,會教你許多看藝術的不同方法。我很幸運,在學習過程中認識到幾位gallerist,成為我的啟蒙老師。例如內地的維他命創意空間,他們是少數能打入ART BASEL的內地畫廊,經營的藝術比較前衞偏鋒。我跟他們(的管理人)成為好朋友後,認識了許多藝術品。不了解香港收藏生態信: 你與維他命創意空間是怎樣接觸的?劉: 其實畫廊有時候就像藝術家的經理人,一如藝人接show會有各種各樣的考慮,不是什麼都接,畫廊也一樣,你想買畫,他們也要先看看你是什麼人。剛才我說過很欣賞曹斐吧?一次我上網時,看見她所屬畫廊是維他命,便給他們發了一封電郵,表達自己的興趣,說希望能買她的作品。他們給我回覆說,既然你有興趣,不如見見面,就這樣,我們認識了。後來熟絡後,他們告訴我,見面是想了解我的底細,確認我是真的喜歡,還是想炒賣。(笑)信: 要是你拿來炒賣,不僅對畫廊、對藝術家的名聲不好,就是商業上也會產生壞影響。劉: 對,藝術家作品升值太快,是會出現問題,因為如果二手市場(拍賣)太旺,轉手太快,一手市場(畫廊)反而會滯銷。信: 藝術媒介上,你有沒有特別偏好?劉: 我很少收藏繪畫,比較多奇怪東西。(笑)我有很多錄像,很多照片,很多概念藝術……我總是期待,藝術啟發我以新觀點看事物。所以,較之於漂亮的東西,我更重視作品的概念,希望它可以在思想上挑戰我。有一件藏品,甚至只是一張紙(類似一份合約)。那是白雙全生命中的一天。基本概念是,他會跟着我二十四小時,圍繞我的生活做一些創作──這就是我所知的全部了。那麼我上班,他是不是跟着我上班?我睡覺,他又怎樣?都不知道。信: 買白雙全那張紙的時候,一點猶豫也沒有嗎?劉: 也有一點。(笑)不過因為我已經認識他的作品,也就沒有太大擔憂。其實我對前衞藝術,起初也有戒心。事實上白雙全那張紙,其中一種含意便是挑戰藏家。當一個藏家連藝術品是什麼都不知道,還有沒有膽量買呢?我也算是年青一代嘛,如果連我也不接收挑戰,開放思維,就沒有人這樣做了。另外,我覺得在收藏一段日子後,單單是擁有作品已經無法滿足我。我希望參與。不過我知我沒有那種創意。好像William(林偉而 ,他既收藏也創作,我不能,但我還是希望能介入。所以我會喜歡白雙全那張紙,因為它讓我參與創作過程。曹斐的RMB City也是,我在那個虛擬世界,曾經是市長(笑)。第一任是Uli Sigg,第二任就是我。RMB City整個創作過程是貼近社會議題的,那時候雷曼兄弟爆煲,於是我也在RMB City提出許多關於經濟的構思。我曾經出席交接儀式和發表講話,(笑)仿效了奧巴馬2008年的就職演說,在台上談論如何拯救經濟。信: 你在香港收藏界應算是最年輕的一分子了吧?劉: 肯定有更年輕的人在收藏,我只能算是比較年輕吧。不過,其實我也不認識收藏圈到底是怎麼一回事,資訊太少了。香港的收藏生態如何?大家取態怎樣?我都不知道。只知道本地當代藝術藏家不多。反而大家似乎對現代藝術較有興趣,如朱銘、朱德群、趙無極──我想香港收藏家,其實整體而言還是比較保守的。本版連續六周的星期三推出「香港藝術藏家系列」報道,本周為第二周。撰文:楊天帥 攝影:郭錫榮

http://www.hkej.com/template/dailynews/jsp/detail.jsp?dnews_id=3425&cat_id=9&title_id=520763

No comments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