Wednesday, December 1, 2010
Property madness #15: data mess
真的成交 假的價格?撰文:唐榮欄名:樓論 昨日談到一手的「面價」問題,在新額外印花稅制實施下,二手住宅樓價亦可能出現「面價」問題,依照唐榮截至目前收集的市場數據,暫未出現2010年11月20日或以後簽訂正式買賣合約,而新業主在其後放盤又成功售出的個案,亦即二手市場暫未有住宅交易,需要繳付額外印花稅,市場都在翹首以待,看看要付新稅的二手成交,最終的額外印花稅買賣雙方如何協商、安排,是否成為首例和市場往後交易的習慣呢? 單位成交金額 或「急跌急升」 假設成交的單位不用付額外印花稅,成交價格應該是真實價格。如果要付額外印花稅,以六個月內要付15%為例,正如本報「解讀政府新招」欄目所提到,業主急放,願意全數支付15%額外印花稅給買家,雙方協議,有關印花稅直接從樓價中扣除,此舉可令新買家少付一點印花稅,即今日1,000萬元買入單位,下個月因某些原因急讓,決定代買家付印花稅並從樓價扣減,結果成交價為850萬元,買家亦因成交價下降,原要付額外印花稅150萬元減至127.5萬元。換言之,在土地註冊處登記成交的價格是850萬元,而隔鄰單位日前成交卻是1,000萬元,因為是3年前購入,近日轉售,不涉額外印花稅。 理論上兩宗成交真實、有承接的價位是1,000萬元,若兩者先後登記成交,卻出現1,000萬元與850萬元兩宗不同銀碼的交易,將令樓價出現「急跌」15%的詭異情況。 又或者今時狂牛再起,業主瘋狂加價,一個月前1,000萬元購入,今時升至1,200萬元,原來轉售帳面即賺200萬元,不過要付180萬元額外印花稅,業主聲言代付全數印花稅,不過樓價加至1,400萬元(額外印花稅210萬元),剛好又有買家千金難買心頭好不介意買入。同樣情況,剛好比鄰單位3年前買入今時轉手1,200萬元,那樓價會否詭異地出現「急升」逾一成半的情況? 當然,理論上,市場買家會挑3年前購入的單位,因為成交價會影響印花稅金額,價愈高印花稅自然愈高,但真的是瘋牛市時又如何?沒有3年前單位,只有短炒盤又如何? 兩條件相似單位 叫價或不同 就算是雙方協議各付一半,樓價1,000萬元成交,買賣雙方的成本加大了75萬元,事涉7.5%的樓價,這些都不會在各種樓價數據上反映,坐向、面積、層數所有元素幾乎一樣的兩個單位,一個是一年前、一個是一星期前買入,未來願意出售的價位亦有不同。 這種吊詭相信會在不同價格的二手成交中出現,或者,如一些市場人士預料,由11月20日起,未來1年,均極少出現11月20日買入後再轉售的個案,其中半年內轉售或會絕迹,因為理論上,11月20後買入單位的業主,他們已經過深思熟慮,不論外在因素如經濟轉壞、或個人因素如忽然急需現金等等,都不會選擇出售單位,主要是半年樓價若能上升一成半(僅抵銷額外印花稅)、甚至兩成的機會極微,有的話,政府亦不止於推出今時的殺招。 唐榮愈想愈煩惱,愈想愈吊詭,額外印花稅是新生事物,未來將如何影響樓價,屋苑相同價位的成交或者背後已涉及不同的成本,對市場產生的根本性變化,唐榮真要好好觀察。大家都在等待「第一宗」成交出現。 而唐榮為此特別呼籲,未來各大寶號發放二手成交時,煩請特別註明,是2010年11月20日後簽訂正式買賣合約還是之前已簽,而今時再轉售的,更進一步能說明一下額外印花稅的繳交分配方式就感激萬分了!
Subscribe to:
Post Comments (Atom)
No comments:
Post a Comment